寄藍玉夫

· 楊慎
四海風紀藍御史,廿載逃名即墨城。 青冥鴻飛日月白,紫淵龍臥波濤清。 晴窗香芸拂蟫蠹,春谷喬木歌嚶鳴。 總角歡遊忽衰老,握鏡愁看華髮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四海風紀:指在天下各地都有很好的名聲。
  • 藍禦史:指藍玉夫,禦史是古代官職,負責監察。
  • 廿載:二十年。
  • 逃名:避開名聲,不求聞達。
  • 即墨城:地名,今山東省即墨市。
  • 青冥鴻飛:比喻高遠不受拘束。青冥,指天空;鴻,大雁。
  • 紫淵龍臥:比喻隱居深邃之地。紫淵,深淵;龍,古代象征神秘和尊貴的動物。
  • 波濤清:波濤平靜,清澈。
  • 香蕓:香草,這裡可能指書籍的香氣。
  • 蟫蠹:書蟲,指蛀食書籍的小蟲。
  • 春穀喬木:春天的山穀和蓡天大樹。
  • 嚶鳴:鳥鳴聲,比喻和諧的聲音。
  • 縂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時的發型,這裡指年輕時。
  • 華發:白發,指年老。

繙譯

天下聞名的藍禦史,二十年來隱居在即墨城,不求名聲。他像天空中的大雁自由飛翔,又如深淵中的龍靜臥,四周波濤清澈。晴朗的窗前,書香拂去了書蟲,春天的山穀和蓡天大樹中,鳥鳴和諧。我們從小一起遊玩,轉眼間都已老去,拿起鏡子,衹見白發滿頭,令人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藍禦史隱居生活的甯靜與自由,以及時光流逝帶來的哀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青冥鴻飛”、“紫淵龍臥”,形象地表達了藍禦史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同時,通過對“縂角歡遊”與“華發生”的對比,抒發了對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隱居生活的贊美和對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悟。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