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答坡山二首

· 黃衷
此身元稱褐袍寬,何物曾堪待所歡。 無分東山攜紫袖,有時西墅岸緇冠。 百年藥裹供垂暮,八月蓴絲謝早寒。 莫倚長林嘆搖落,芳華強半帶愁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褐袍:粗佈制成的長袍,常指貧苦人所穿。
  • 東山:指隱居之地。
  • 紫袖:紫色的衣袖,常用來指代美女或高貴的服飾。
  • 西墅:西邊的別墅,這裡可能指隱居的地方。
  • 緇冠:黑色的帽子,常指僧侶或隱士的服飾。
  • 葯裹:指葯物,這裡比喻生活的艱辛。
  • 垂暮:接近晚年。
  • 蒓絲:蒓菜的嫩葉,這裡指蒓菜。
  • 芳華:美好的年華。

繙譯

我這身粗佈長袍原本就寬松,還有什麽東西能讓我等待所愛之人呢? 我沒有資格在東山攜帶著紫衣美女,有時在西邊的別墅戴上隱士的黑色帽子。 百年的葯物供應著我的晚年,八月的蒓菜因早寒而凋謝。 不要依靠著長林歎息落葉,美好的年華多半帶著憂愁來觀賞。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哀愁。詩中,“褐袍寬”和“緇冠”描繪了詩人的隱士形象,而“東山”和“西墅”則分別象征著理想與現實。通過“葯裹供垂暮”和“蒓絲謝早寒”,詩人抒發了對晚年生活和季節變遷的無奈。最後兩句則透露出對美好年華逝去的憂愁和對現實的深刻認識。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