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皋春陰苦寒

· 黃衷
招搖先爲轉鴻濛,有客殘貂尚避風。 已覺南陬暘谷暗,懸知西塞雪廬穹。 尋梅箬帽履何素,煨芋山爐火自紅。 獨坐書牀閒料理,三春雲物會昭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招搖:星名,即北斗七星的柄。
  • 鴻濛: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
  • 殘貂:破舊的貂裘,指破舊的皮衣。
  • 南陬:南方的角落。
  • 暘谷:日出之處。
  • 懸知:預知,料想。
  • 西塞:西邊的要塞。
  • 雪廬:被雪覆蓋的房屋。
  • :高,大。
  • 箬帽:用箬竹葉或篾編制的帽子。
  • 煨芋:烤芋頭。
  • 山爐:山中的火爐。
  • 書牀:書桌。
  • 雲物:景物,景色。
  • 昭融:明朗,光明。

翻譯

北斗星的柄已經轉向了混沌初開的天際,有一位客人穿着破舊的貂裘,仍然躲避着寒風。南方的角落裏,日出的地方已經昏暗,我預料到西邊的要塞上,被雪覆蓋的房屋一定高大而寒冷。我戴着箬帽去尋找梅花,腳下的鞋子多麼樸素,山中的火爐裏烤着芋頭,火光自然紅豔。獨自坐在書桌前,悠閒地整理着思緒,春天的景色將會變得明朗而光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陰寒的景象,通過對比南方的昏暗與西塞的寒冷,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銳感知。詩中「尋梅箬帽履何素,煨芋山爐火自紅」一句,以樸素的尋梅和溫暖的煨芋場景,展現了詩人在苦寒中的閒適與自得。結尾的「三春雲物會昭融」則寄寓了對春天明媚景色的期待和樂觀情緒。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