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離會作

· 楊慎
遙遙事行役,落落無安居。 奉義徂江漢,成旅候軺車。 密親念暌隔,賓筵集華裾。 流聲何肅穆,照夜交瑛璵。 率爾拜嘉貺,何以報相於。 煙霜易淹留,日月方向除。 曲湟浮綠藻,太液敷丹渠。 欲嗣北來音,託之西上魚。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離會:離別時的聚會。
  • 行役:因公務而奔波。
  • 落落:孤獨無依的樣子。
  • 奉義:遵從道義。
  • :前往。
  • 江漢:長江和漢水,這裏指江漢地區。
  • 成旅:組成隊伍。
  • 候軺車:等待輕便的馬車。
  • 密親:親近的親戚或朋友。
  • 念暌隔:思念遠隔的人。
  • 華裾:華麗的衣服,這裏指穿着華麗的人。
  • 流聲:流傳的聲音,指美好的名聲。
  • 肅穆:莊重嚴肅。
  • 照夜:照亮夜晚。
  • 瑛璵:美玉,這裏比喻珍貴的東西。
  • 嘉貺:美好的贈品。
  • 相於:相互交往。
  • 淹留:停留。
  • 太液:皇家園林中的水池。
  • 敷丹渠:鋪滿紅色的水道。
  • :繼承,這裏指繼續保持聯繫。
  • 北來音:來自北方的消息。
  • 西上魚:西去的魚,古代有「魚雁傳書」的說法,這裏指傳遞書信。

翻譯

我因公務奔波,孤獨無依,沒有安定的居所。遵從道義前往江漢地區,組成隊伍等待輕便的馬車。親近的親戚和朋友思念遠隔的人,華麗的宴會上聚集了許多穿着華麗的人。美好的名聲莊重嚴肅,珍貴的寶物照亮了夜晚。我謙遜地接受了美好的贈品,不知如何回報這份相互的交往。煙霧和霜雪容易讓人停留,日月正在向除舊迎新轉變。彎曲的池塘裏漂浮着綠色的水藻,皇家園林的水池鋪滿了紅色的水道。想要繼續保持來自北方的消息,就託付給西去的魚傳遞書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因公務奔波的孤獨生活,以及與親友離別時的深情。詩中通過「行役」、「無安居」等詞語表達了詩人的漂泊無依,而「密親念暌隔」、「賓筵集華裾」則展現了與親友的深厚情感和離別時的盛大場面。結尾處,詩人寄託了對未來聯繫的希望,通過「西上魚」這一意象,巧妙地傳達了書信傳遞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安定生活的嚮往和對親友的深切思念。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