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和李正峯

丘壟雲蒸龍竅開,瀟瀟風木思悠哉。 憑君指點眠牛地,羨爾超羣倚馬才。 陰德葆真天上去,陽和還自地中回。 從來積善生兜率,不與浮塵混劫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丘壟:山丘和田埂。
  • 雲蒸:雲霧繚繞。
  • 龍竅:比喻山中的洞穴或深邃之処。
  • 瀟瀟:形容風聲或雨聲。
  • 風木:風吹動樹木的聲音。
  • 悠哉:悠閑自在的樣子。
  • 憑君:依靠你。
  • 指點:指導,指引。
  • 眠牛地:比喻安逸的居所或隱居之地。
  • 羨爾:羨慕你。
  • 超群:超出一般人。
  • 倚馬才:比喻才華出衆,能隨時發揮。
  • 隂德:指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事。
  • 葆真:保持純真。
  • 陽和:春天的溫煖氣息。
  • 兜率:彿教中的天界之一,意爲“知足”。
  • 浮塵:飄浮的塵埃,比喻世俗的紛擾。
  • 混劫灰:與劫難的灰燼混在一起,比喻與世沉浮。

繙譯

山丘和田埂間雲霧繚繞,龍般的洞穴似乎開啓,風吹動樹木的聲音悠敭,思緒也隨之飄遠。 依靠你來指引那安逸的隱居之地,羨慕你那超群的才華,隨時可以展現。 暗中做的善事保持了你的純真,倣彿陞上了天界,春天的溫煖氣息又從地中廻轉。 自古以來,積善之人終會陞至知足的天界,不會與世俗的紛擾和劫難的灰燼混爲一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隱居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於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超群才華的贊美。詩中“丘壟雲蒸龍竅開”等句,運用了生動的自然意象,展現了山中的神秘與甯靜。後文通過對“隂德”與“陽和”的對比,強調了積善與保持純真的重要性,以及對世俗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道德價值的肯定。

楊起元

明廣東歸善人,字貞復,號復所。萬曆五年進士。從羅汝芳學王陽明理學。張居正當政,惡講學。適汝芳被劾罷,起元宗王學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啓初追諡文懿。有《證學編》、《楊文懿集》等。 ► 2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