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鵞城:指惠州,因惠州城西有鵞湖而得名。
- 閲世:經歷世事。
- 洛下耆英:指洛陽的老年英才,這裡比喻姚西野。
- 媲:比美,匹敵。
- 清時:太平盛世。
- 箸蔡:指決策,源自《左傳·宣公十五年》“箸蔡”的典故,意爲用筷子佔蔔。
- 柱史:古代官名,這裡指姚西野的家族有顯赫的歷史。
- 業紹:繼承家業。
- 郎君:古代對年輕男子的尊稱,這裡指姚西野的兒子。
- 麟鳳洲:比喻傑出的人才或家族。
- 但憐:衹可惜。
- 同輩:同一代人。
- 春山:春天的山,這裡比喻美好的環境或時光。
- 相求:相互尋求陪伴或交流。
繙譯
鵞城的歷史悠久,自春鞦時期便有記載,經歷了多少世事變遷,像您這樣白發蒼蒼的長者又有幾位呢?您如同洛陽的老年英才,足以與古代的哲人相媲美。在這太平盛世,您的決策定能成爲人們的智謀。您的家族傳承了古代柱史的聲名,家業由您的兒子繼承,如同麟鳳般傑出。衹可惜,同輩中人已不多,春天的山中若無同伴,又怎能相互尋求陪伴呢?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姚西野的長壽與家族榮耀,通過“鵞城”、“洛下耆英”等典故和比喻,展現了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卓越的個人品質。詩中“閲世如翁幾白頭”一句,既表達了對其長壽的敬意,也暗含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末句“春山無伴可相求”則流露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孤獨的淡淡憂慮,增添了詩歌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