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夢爲人作幽居詩得二句嫌其寂寞而止既寤因足成之

· 顧清
苔生井榦草生階,不見馬蹄門外來。 風月滿庭書滿架,一尊時對碧山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苔(tái):苔蘚植物。
  • 馬蹄:這裏指騎馬的人。

翻譯

井邊生滿了苔蘚,臺階上長滿了雜草,看不見有騎馬的人從門外前來。 清風明月佈滿庭院,書籍堆滿架子,時常對着碧綠的山峯舉起一杯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靜的居住環境。首兩句通過「苔生井榦」「草生階」以及「不見馬蹄門外來」,展現出居所的幽靜和冷清,給人一種荒蕪卻又寧靜的感覺。後兩句「風月滿庭書滿架,一尊時對碧山開」,則進一步渲染了這種寧靜的氛圍,清風明月、滿架書籍,以及對着碧山飲酒的場景,表現出詩人對這種清幽生活的喜愛和享受。整首詩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嚮往。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