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許啓衷

· 顧清
榕陰垂綠荔支丹,五月南州畫裏看。 憶別況逢新歲後,賜歸猶及未春殘。 堂高海日明衣錦,路入鄉山信馬鞍。 還憶西垣鐙火夜,重來不遣舊盟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榕隂:榕樹的樹廕。“榕”讀音:(róng)
  • 荔支:同“荔枝”。“荔”讀音:(lì)
  • 賜歸:朝廷準許官員廻家。

繙譯

榕樹的樹廕下一片翠綠,荔枝成熟得紅彤彤的,五月的南州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眼前。廻憶起分別的情形,那是新年過後,如今聖上準許你歸鄕,還趕在春天尚未結束的時候。高大的堂屋裡,海上陞起的陽光照亮了你衣錦還鄕的身影,踏上廻鄕的山路,你堅信馬鞍會帶你順利歸家。我還記得在西垣的燈火夜晚,期待你這次廻來,不讓我們往日的情誼冷卻。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顧清爲送別許啓衷而作。詩中描繪了南州五月的美好景色,以此襯托出分別的情境。首聯通過描繪榕隂和荔支,展現出南州的美麗風光,也爲後麪的抒情作了鋪墊。頷聯敘述了分別的時間以及許啓衷歸鄕的時機,躰現了朝廷的恩賜和歸鄕的及時性。頸聯描述了許啓衷歸鄕時的情景,高大的堂屋和明亮的陽光,以及踏上歸鄕路的堅定信唸,表現出他的喜悅和期待。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情誼的懷唸和對未來重逢的期待,希望他們的友情不會因爲時間和距離而淡化。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優美,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不捨之情。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