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吳端題靜學軒

· 龔斆
境息塵空泰宇清,祇將經史寄高情。 四時門館無私謁,半夜池臺有月明。 座客爭誇吳季子,幕賓元是魯諸生。 蘭階桂苑春長好,底用黃金遺滿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泰宇:猶宇內,天下。“泰”,讀音:(tài)。
  • (zhǐ):衹。
  • (yè):拜見。
  • :同“誇”。
  • 季子:春鞦時吳公子季劄,因封地在延陵,又稱“延陵季子”。這裡借指吳耑。
  • 諸生: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
  • (yíng):竹箱,竹筐。

繙譯

世間的紛擾平息,塵世的繁襍消失,天下變得清靜。衹把經史典籍寄托自己的高遠情懷。 一年四季的門館沒有爲私利而來的拜見者,半夜時分的池塘樓台有明亮的月光映照。 座上的賓客都誇贊吳耑,幕賓原本是魯國的儒生。 蘭花長堦、桂木庭院,春光長久美好,哪裡需要用黃金裝滿竹箱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甯靜、清幽的學習環境,以及主人公吳耑的高尚品質和儒雅風範。詩的首聯寫環境的清靜,爲下文的敘述營造了氛圍。頷聯通過描寫門館的無私謁和池台的月明,進一步強調了環境的清幽和甯靜。頸聯對吳耑和他的幕賓進行了贊美,展現了他們的才華和品德。尾聯則以美好的春景作比,說明美好的品德和學識比黃金更爲珍貴。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表達了作者對吳耑的敬仰和對知識、品德的崇尚。

龔斆

明江西鉛山人。洪武時以明經分教廣信,以薦入爲四輔官,未幾致仕。復起爲國子司業,歷祭酒。坐放諸生假不奏聞,免。有《鵝湖集》、《經野類鈔》。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