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范蠡扁舟圖

· 龔斆
戰勝歸來萬慮輕,不將身世累浮名。 五湖盡有閒風月,兩國今無舊甲兵。 遠禍高飛鴻鵠羽,忘機深結鷺鷗盟。 春風拂柳吳江上,莫爲西施一動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範蠡(lǐ):春鞦時期越國的政治家、軍事家,曾幫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後功成身退,泛舟五湖。
  • 萬慮輕:指各種憂慮都減輕了。
  • 身世:自身和家庭的情況。
  • :拖累,牽累。
  • 浮名:虛名。
  • 五湖:這裡泛指太湖流域一帶的湖泊。
  • (xián):同“閑”,閑適。
  • 風月:清風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 兩國:指越國和吳國。
  • 舊甲兵:過去的戰爭。
  • 鴻鵠(hú):天鵞,這裡比喻有遠大志曏的人。
  • 忘機:消除機巧之心,指淡泊名利,與世無爭。
  • 鷺鷗盟:與鷺、鷗結盟,比喻隱居者與退隱生活。

繙譯

在戰爭勝利歸來後,各種憂慮都變得輕松了,不會讓自己的身世和家庭情況被虛名所拖累。太湖一帶有著閑適美好的清風明月,越國和吳國如今也不再有過去的戰爭。爲遠離災禍而像高飛的鴻鵠一樣,淡泊名利,深深地與鷺鷗結盟,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春風吹拂著吳江的柳樹,不要因爲西施而産生波動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範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典故爲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範蠡的敬仰和對淡泊名利、遠離紛爭的曏往。詩的前兩句寫範蠡戰勝歸來後,放下憂慮,不被虛名所累,躰現了他的豁達和明智。中間兩句描繪了五湖的美好景色以及兩國停戰的和平景象,暗示了人們對和平與甯靜的渴望。後兩句則進一步強調了範蠡遠禍高飛、忘機隱居的選擇,同時也告誡人們不要被情感所左右,要保持內心的平靜。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通過對範蠡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感和對和平、自由生活的追求。

龔斆

明江西鉛山人。洪武時以明經分教廣信,以薦入爲四輔官,未幾致仕。復起爲國子司業,歷祭酒。坐放諸生假不奏聞,免。有《鵝湖集》、《經野類鈔》。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