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齧(niè):咬。
翻譯
天上的浮雲整天飄來飄去,雨點不斷地落下。自從秋分以來,很少能見到太陽和月亮。禾苗的穗子才長了一半,就被蝗蟲咬壞,莖梗也被折斷了。一是憂愁官府的賦稅催得急,二是擔心自己的衣食缺少。悲哀啊,這田野間的情況,說起來讓人淚如血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分後農民的悲慘境遇。詩的前兩句通過「浮雲終日行,雨點不曾絕」描繪了陰沉多雨的天氣,爲全詩營造了一種壓抑的氛圍。「自從秋分來,罕得見日月」進一步強調了這種陰雨天氣的持續性,暗示了農民勞作的艱難。接下來,「禾頭半生耳,蝗齧莖梗折」描述了農作物遭受的災害,禾苗還未成熟就被蝗蟲破壞,展現了農民面臨的困境。「一愁官賦急,二恐衣食缺」則道出了農民的兩大憂愁,既擔心官府賦稅的逼迫,又害怕自己的衣食無着,深刻地反映了農民的悲慘生活。最後一句「哀哉田野情,言之淚流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這種同情之強烈,以至於說起來讓人淚如血涌。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生動地刻畫了農民的苦難,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