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鼠行

· 龔詡
燈火乍熄初入更,飢鼠出穴啾啾鳴。 齧書翻盆復倒甕,使我頻驚不成夢。 狸奴徒爾誇銜蟬,但知飽食終夜眠。 癡兒計拙真可笑,布被矇頭學貓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齧(niè):咬。
  • 啾啾(jiū jiū):象聲詞,形容動物的叫聲。
  • 狸奴:指貓。
  • 啣蟬:貓的別稱。

繙譯

燈火剛剛熄滅,初進入更次,飢餓的老鼠從洞穴中出來,發出啾啾的叫聲。它們咬書、打繙盆罐、弄倒水甕,使我頻頻受驚,無法成眠。那貓衹是徒然地自誇叫做啣蟬,衹知道喫飽後整夜安眠。我這傻孩子辦法笨拙實在可笑,用佈被矇著頭學貓叫。

賞析

這首詩以幽默風趣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夜晚被飢鼠攪擾的場景。詩的前兩句通過“燈火乍熄”“初入更”點明時間背景,“飢鼠出穴啾啾鳴”生動地表現了老鼠的飢餓和喧閙。接下來的兩句詳細描述了老鼠的破壞行爲,導致詩人無法安睡,增添了煩惱之感。然後提到貓,說它衹知飽食酣睡,未能發揮捕鼠的作用。最後一句寫詩人自己,用“癡兒計拙真可笑”形容自己矇頭學貓叫的無奈擧動,讓人忍俊不禁。整首詩語言質樸,充滿生活氣息,以詼諧的方式反映了生活中的小煩惱。

龔詡

龔詡

明蘇州府崑山人,一名翊,字大章,號純庵。龔察子。建文時,爲金川門卒,燕兵至,慟哭遁歸,隱居授徒。後周忱巡撫江南,兩薦爲學官,堅辭。卒,門人私諡安節。有《野古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