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梅長遊江左兼寄令弟六康明府
萬里雲濤起大關,柳條折得送人間。
法門昆仲吾尤拙,宦海壎篪爾獨閒。
一劍自然寒綠水,七言真可詠青山。
舉頭若見蘇堤月,可着貂裘醉裏還。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雲濤:形容波濤如雲般洶涌起伏。
- 大關:險要的關隘。
- 法門:佛教用語,這裏借指佛門弟子。 (「法」讀「fǎ」)
- 昆仲:稱人兄弟,長爲昆,幼爲仲。 (「仲」讀「zhòng」)
- 尤拙:尤其笨拙。
- 宦海:指官場。
- 壎篪(xūn chí):壎、篪皆爲古代樂器,二者合奏時聲音和諧,常用以比喻兄弟親密和睦。
- 蘇堤:在杭州西湖,爲北宋蘇軾所築。
翻譯
萬里波濤從險要的關隘涌起,折下柳條送給即將遠行的人。我作爲佛門弟子尤其愚笨,而你們兄弟在官場中卻獨有一份閒適。憑藉一劍自然能讓綠水生出寒意,用七言詩真的可以吟詠青山。擡頭如果看到蘇堤上的月亮,可以穿着貂裘在醉意中歸來。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姚梅長去江左並寄給他的弟弟六康明府的作品。詩的首句描繪了壯闊的自然景象,以萬里雲濤起大關的畫面,烘托出離別的氛圍。接着通過對比自己的笨拙和對方兄弟在宦海中的閒適,表達了對他們的祝福。「一劍自然寒綠水,七言真可詠青山」這兩句,展現了詩人對姚梅長的才華和豪情的讚美,認爲他的劍和詩都具有獨特的魅力。最後一句「舉頭若見蘇堤月,可着貂裘醉裏還」,則充滿了浪漫的想象,設想姚梅長在蘇堤賞月時的情景,表達了對他旅途的美好祝願。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用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他們未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