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如副戎剛毅之性過人每欲小忍而不得索予作詩戒之因書五十六字奉勖
將軍烈氣凜如霜,玉弩橫開破大荒。
拾履昔曾趨圯石,封侯今欲嗣張良。
面乾蘊藉存風度,仁術英雄起廟廊。
我有楊枝甘露水,爲君三獻即霞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副戎:唐代稱副帥,這裏可能指軍隊中的副將。戎(róng)
- 勖(xù):勉勵。
- 凜如霜:寒冷得像霜一樣,形容嚴肅、可畏的樣子。
- 玉弩:弩的美稱,指弓箭。弩(nǔ)
- 大荒:邊遠荒涼的地方,這裏泛指廣闊的區域。
- 拾履:指張良爲黃石公拾鞋的典故,表現出謙遜和忍耐。
- 圯(yí)石:橋邊的石頭,這裏指張良爲黃石公拾鞋的地方。
- 嗣:繼承,接續。
- 面乾:面容嚴肅。
- 蘊藉:含蓄而不顯露。藉(jiè)
- 廟廊:朝廷,這裏指能在朝廷中發揮作用的傑出人才。
翻譯
將軍的剛烈氣概嚴肅冷峻如霜一般,那精良的弓箭橫向拉開能夠攻破廣闊的荒野。昔日曾有像張良爲黃石公拾鞋那樣趨向圯石(展現謙遜)的行爲,如今希望能繼承張良的風範得以封侯。面容嚴肅中蘊含着涵養和風度,有仁愛之術的英雄能夠在朝廷中崛起。我擁有楊枝甘露水,爲您三次獻上就如同獻上美酒霞觴。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寫給張威如副戎的,旨在勸誡他要有剛毅的同時,也需懂得忍耐。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將軍的烈氣和弓箭的威力,展現出其英勇的形象。接下來,作者用張良拾履的典故,勸誡張威如要學會謙遜和忍耐,這樣才能像張良一樣成就功業。後兩句則進一步強調了要有內在的涵養和風度,才能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最後,作者表示願以楊枝甘露水爲其獻上祝福,表達了對張威如的期望和祝願。整首詩語言簡潔,用典恰當,寓意深刻,既讚揚了張威如的剛毅,又提出了對他的期望,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啓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