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影

碧峯巉崒影沉沉,盡日晴軒得半陰。 仄劈嶙峋圖屋角,寂銜空翠落波心。 似因臨寫窺高下,欲仰儀型想靜深。 遙憶香爐腳邊寺,一巒殘照倚風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巉崒(chán zú):形容山峯高峻陡峭。
  • 嶙峋(lín xún):形容山勢峻峭、重疊、突兀的樣子。
  • 銜(xián):用嘴含,這裏指容納。

翻譯

碧綠的山峯高峻陡峭,山影暗沉。一整天在晴朗的軒窗邊,能得到一半的陰涼。山峯陡峭地劈開,宛如在屋角繪製出嶙峋的圖案,寂靜地容納着天空的翠色,落入水波的心中。似乎是因爲臨摹寫生,才能窺探出山峯的高低,想要仰慕那美好的典範,想象那寧靜深沉的境界。遙遠地回憶起在香爐腳邊的寺廟,一座山巒在殘陽的映照下,倚風吟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影的景緻,富有層次感和意境美。首聯通過「碧峯巉崒影沉沉」寫出山峯的高峻和山影的暗沉,以及在晴軒中得到的半陰,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頷聯進一步描寫山影的奇特,將山峯的陡峭與屋角的圖案、空翠與波心相結合,展現出獨特的畫面感。頸聯表達了詩人對山的敬仰和對其寧靜深沉境界的嚮往,從觀察山影到對山的內涵的思考。尾聯則通過回憶香爐腳邊的寺廟和殘照下的山巒,增添了一絲悠遠和詩意。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想象,將山影的形態和詩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

釋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鐵機。番禺人。天然禪師族侄。原姓曾,名煒,字自昭。諸生。明桂王永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峯。十四年開戒,與石鑑禪師同日受具,命司記室,尋升按雲堂。隨杖居東官芥庵,益自淬勵。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九有傳。 ► 1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