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吳採臣糧憲春日偕兩令君令甥及諸公過遊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處處春光嘆寂寥,無情空自長寒潮。
負鋤瓜下栽姜種,拾慄鐺中煮芋苗。
夢似江淹原有筆,詞如揚子不須嘲。
獨慚未赴登臨約,閒殺花田小石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糧憲:對管理糧食的官員的尊稱。
- 令君:對縣令的尊稱。
- 鐺(chēng):一種鍋。
翻譯
處處都是美好的春光,我卻嘆息着它的寂寥,無情的寒潮水自顧自地流淌着。在瓜地下面扛着鋤頭栽種姜種,在鍋中拾撿栗子煮芋苗。夢好像江淹原本是有才華的,詞如同揚子寫的不會被嘲笑。唯獨我慚愧沒能赴那登山臨水的約定,讓花田邊的小石橋在那閒置着。
賞析
這首詩以春光起筆,先寫了詩人對春光寂寥的感嘆以及寒潮的無情,爲全詩奠定了一種略帶憂愁的基調。接着描述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如栽姜種、煮芋苗,展現出一種樸實的生活氣息。後面提到夢和詞,以江淹和揚子自比,暗示自己的才華。最後表達了對未能赴約的慚愧之情,以及對花田小石橋閒置的惋惜。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通過對春光、生活場景和自身情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複雜的內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