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覿(dí)面:當面;迎面;見面。
- 吠(fèi)日:比喻少見多怪。
- 川地:指四川地區。
- 渾:全;都。
- 墮(duò):掉落;落下。
- 隴(lǒng)山:六盤山南段的別稱,在今陝西隴縣西北。
- 轟(hōng):形容打雷、放炮、爆炸等巨大的聲響。
- 旌(jīng):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
翻譯
都說神靈降臨都有迴歸的路程,當面相見又何必設置不同的名稱呢。 像蜀地多有少見多怪的狗對着太陽狂叫,又像隴山的鸚鵡爲了愛惜自己的羽毛而掉落。 雷聲在殿角轟鳴,讓人難以聽清,劍落在巖頭上,不容易去迎接。 一夜之間雪光偷走了精髓,只留下殘殼高聳着像金色的旗子。
賞析
這首詩以詠面壁初祖爲主題,運用了多種意象和隱喻來表達深刻的含義。詩中的「靈降盡說有歸程,覿面何須設異名」表達了一種對事物本質的思考,認爲不必過於追求外在的名稱和形式。「吠日固多川地犬,愛毛渾墮隴山鸚」用「吠日」的川地犬和「愛毛」的隴山鸚來比喻那些見識短淺、過於注重表面的人。「雷轟殿角疑難聽,劍落巖頭未易迎」則通過描繪雷鳴和劍落的場景,營造出一種艱難和不易的氛圍。最後兩句「一夜雪光偷髓去,只留殘殼卓金旌」,形象地表達了某種精華的消逝,只留下表面的空殼,給人以一種深沉的感慨。整首詩寓意豐富,語言含蓄,通過獨特的意象和表達方式,引發讀者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