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澹歸法兄見贈之作

青山滿眼隔年春,一造桃花兩度新。 何幸隨聽芳草語,不妨同是報恩人。 作家喜見楊岐富,對客慚招雪竇頻。 有贈頓忘言外意,感將懷抱向予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hóu)以詩文相贈答。
  • 澹歸:人名,此詩作者的法兄(稱學佛的師兄)。
  • 隔年春:隔了一年的春天。
  • :到,到達。
  • 何幸:多麼幸運。
  • 報恩人:此處指有感恩之心的人。
  • 作家:行家,此指擅長詩文書畫的人。
  • 楊岐富:用楊岐方會禪師的故事,借指詩法或禪法的豐富。
  • 雪竇:雪竇重顯禪師,這裏的意思跟「楊岐富」類似,用來形容詩歌或佛法的豐富。但結合詩中的語境,「慚招雪竇頻」表達了詩人對頻繁展示自己如雪竇般豐富詩學的慚愧之心。

翻譯

滿眼的青山已經是隔了一年的春天,再次來到桃花處,桃花已經開了兩次,顯得格外新鮮。多麼幸運能聆聽着芳草的細語,不妨我們都是懂得感恩的人。我高興地看到自己在詩學上如楊岐方會禪師般豐富(這裏是一種自謙的表達,實際是對法兄的詩表示讚美),面對客人時卻慚愧自己如頻繁展示詩學的雪竇重顯禪師(這裏表達了作者的謙遜,覺得自己不應該過於顯露)。你贈詩給我,我頓時忘記了詩外的深意,只感激你真誠地向我袒露心懷。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酬答法兄澹歸的作品,詩中既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又表達了作者對法兄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悟。詩的首聯通過描繪青山和隔年再度綻放的桃花,營造出一種時光流轉、萬物更新的氛圍。頷聯表達了作者對能與法兄交流並共同懷有感恩之心的幸運之感。頸聯中,作者一方面謙遜地表示自己在詩學上的一些收穫,另一方面又對自己可能過於顯露的行爲表示慚愧,體現了他的自省和謙遜態度。尾聯則強調了作者對法兄贈詩的感激,以及對法兄真誠心懷的感動。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情感真摯,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人生的深刻理解。

釋今壁

今壁(?—一六九五),字仞千。東莞人。俗姓溫。弱冠出世,習毗尼於鼎湖。聞天然禪師倡道雷峯,徒步歸之。禪師一見知爲法器,許以入室。清聖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與澹歸禪師同日付囑。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冬,分座海雲。未幾示寂。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