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老和尚梅影

一自孤山多逸興,何如此夕最堪思。 板橋霜滑花開後,茅屋燈殘月上時。 獨放狂歌憐好景,誰將幽夢破空枝。 寒巖雪夜須珍重,雲外孤蹤未易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逸興(yì xìng):超逸豪放的意興。
  • 此夕:這個夜晚。
  • 堪思:值得思考、懷念。
  • 板橋:木板架設的橋。
  • 霜滑:結霜後橋面溼滑。
  • 月上:月亮升起。
  • 狂歌:縱情放歌。
  • 好景:美好的景色。
  • 幽夢:憂愁之夢,隱約的夢境。
  • 空枝:空曠的樹枝。
  • 寒巖:寒冷的山岩。
  • 雲外:指遠離塵世的地方。
  • 孤蹤:孤獨的蹤跡。
  • 未易期:不容易確定。

翻譯

自從在孤山有了許多超逸豪放的意興,怎能比得上這個夜晚最值得懷念。木板架設的橋上結着霜,很是溼滑,花兒在這之後綻放,茅屋裏的燈光在殘月升起的時候還亮着。獨自縱情放歌,憐惜這美好的景色,是誰將那隱約的夢境打破了空曠的樹枝。在寒冷的山岩雪夜中您要多多珍重,那遠離塵世的孤獨蹤跡不容易確定歸來之期。

賞析

這首詩以孤山的逸興開篇,通過描繪板橋霜滑、花開、茅屋燈明、殘月升起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冷、寂靜而又富有詩意的氛圍。詩人獨自放歌,欣賞美景,同時也流露出一種對幽夢被打破的感慨。最後,詩人叮囑老和尚在寒巖雪夜中珍重,表現出對其的關心,也暗示了塵世之外的修行之路的孤獨和不確定。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釋古邈

古邈(一六四九─?),字覺大。番禺人。俗姓羅。童年出海幢,求阿字大師剃染受具。天然老人還雷峯,入侍丈室。後奉命之福州長慶,暫充典客。竟以病入涅。著有《閩中吟草》一卷。事見清宣統《番禺縣續志》卷二七。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