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山中古寺

· 顧祿
行春過遠村,鞍馬憩山門。 畫壁神儀古,鐫厓佛像尊。 鼠翻殘瓦墜,龍出小池渾。 亦欲詢興廢,苔碑字半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憩(qì):休息。 鞍馬:這裏指騎馬。 山門:寺院的大門。 鐫(juān):雕刻。 厓(yá):同「崖」。

翻譯

在春天出行經過遙遠的村莊,騎馬在山中古寺的大門前休息。 寺廟的壁畫上神仙的儀態古老,山崖上雕刻的佛像尊貴莊嚴。 老鼠翻動使殘損的瓦片墜落,龍從小小的水池中出現使池水變得渾濁。 我也想要詢問這座寺廟的興衰變遷,可是那苔蘚遍佈的石碑上的字已經大半模糊不清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山中古寺的所見所感。首聯交代了詩人出行的背景和在古寺前休息的情景。頷聯通過描寫畫壁上古老的神儀和崖壁上尊貴的佛像,展現出古寺的歷史和莊嚴。頸聯中「鼠翻殘瓦墜」和「龍出小池渾」的描寫,給古寺增添了一絲神祕和荒涼的氛圍。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古寺興衰的關注,以及面對苔碑字半昏的無奈。整首詩意境幽深,通過對古寺的細緻描繪,傳達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顧祿

明松江府華亭人,初名天祿,字謹中。洪武中以太學生除太常典簿,遷蜀王府教授。善書,行楷學蘇軾而尤工於分隸。善雜畫,喜鉤勒竹石。能詩,太祖曾命盡進其所作,故有集名《經進集》。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