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官:古代對官員的泛稱。
- 供帳(gōng zhàng):陳設供宴會用的帷帳、用具、飲食等物。也指舉行宴會。
- 殊恩:特別的恩寵。
- 番歌:少數民族或外國的歌曲。
- 奭旦(shì dàn):指召公奭和周公旦,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政治家。
- 虞軒:指虞舜和軒轅黃帝,常被視爲上古的聖君。
- 九閽(jiǔ hūn):九天之門。亦指九天,天帝的宮門。後泛指皇宮的宮門。
- 經幄:帝王聽講經籍的地方。
翻譯
朝廷的官員們準備了豐盛的宴席,這顯示出了特別的恩寵,從內園裏傳出了隊列舞蹈和少數民族的歌聲。禮儀嚴肅,尊敬如召公奭和周公旦般的上公,書寫成的新典籍超越了虞舜和軒轅黃帝的時代。宴會上的人們舉止從容,飲酒不超過三杯,又怎能期望通過閱讀文書來望見皇宮的宮門呢?在帝王聽講經籍之處的小臣我沉醉得很,只能歌唱《天保》來報答對堯帝般的聖君的尊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禮部舉行的宴會的場景,表現了宴會的盛大和莊重,以及詩人對朝廷的尊崇和對聖君的敬仰。詩中用「大官供帳稱殊恩」表現出宴會的隆重和皇帝的恩寵;「隊舞番歌出內園」描繪了宴會的歡樂氛圍;「禮肅上公尊奭旦,書成新典邁虞軒」強調了禮儀的嚴肅和典籍的重要性;「雍容不止過三爵,披覽何由望九閽」則體現了人們在宴會上的從容和對皇宮的敬畏;最後「經幄小臣沾醉甚,但歌天保對堯尊」表達了詩人作爲小臣的沉醉和對皇帝的歌頌。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莊重,通過對宴會的描寫,傳達出了一種對朝廷和皇帝的讚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