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定庵:作者的書齋名。
- 詩歷:寫詩的經歷或記錄詩作的日曆。
- 桂老:古老的桂樹。這裏用「桂老」來象徵歲月的長久。(桂:guì)
- 雲外子:此處可能指超脫塵世之人或高遠的理想。
- 鶴飛不盡:仙鶴不停地飛翔,暗示追求的堅持不懈。
- 海南天:南邊的天空,可能象徵着遙遠的地方或目標。
- 松喬骨:像赤松子和王子喬那樣的仙人之骨,指有修仙的資質或潛質。(喬:qiáo)
- 杖几筵:手持着几案和筵席,可能表示在探討學問或追求真理的過程中需要的依靠或支持。
- 慶堂:可能是一個特定的場所或有紀念意義的地方。
- 簪佩合:簪子和玉佩相聚合,可能表示人們的相聚或美好的時光。
- 蘭橈(ráo):蘭木做的船槳,這裏代指船。
- 竹西偏:竹西的旁邊,可能是一個具體的地點,也給人一種清幽的感覺。
翻譯
又經歷了一番寫詩的歷程,新的一年到來了,這已經是第八十七個秋月圓之夜。古老的桂樹似乎想要把它的種子飄向雲外,仙鶴不停地飛翔,卻飛不盡那南邊的天空。想要成仙需要有像赤松子和王子喬那樣的仙骨,而探討真理又有誰能當作依靠呢?遙遠地回憶起在慶堂衆人相聚的美好時光,蘭舟再次系在了竹西的旁邊。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逝、人生追求和美好回憶的感慨。詩中的「八十七回秋月圓」點明瞭時間的漫長,也暗示了詩人在詩歌創作上的堅持和積累。「桂老欲飄雲外子,鶴飛不盡海南天」運用了象徵的手法,桂樹和仙鶴分別象徵着高遠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未知和遙遠目標的探索。「成仙自有松喬骨,問道誰當杖几筵」則探討了修仙和求道的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超凡境界的嚮往以及在追求真理過程中的思考。最後兩句「遙憶慶堂簪佩合,蘭橈重系竹西偏」,通過回憶過去在慶堂的美好相聚,以及蘭舟系在竹西旁的情景,抒發了對往昔時光的懷念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簡練,富有哲理和情感,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歲雲晚矣園居獨謠追始惟今斐然有述八章 》 —— [ 明 ] 顧清
- 《 舊有誦十二月吳江竹枝歌者戲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詩成夢乘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兒杜姓者 》 —— [ 明 ] 顧清
- 《 次石樓太史和陳時雨大行劉汝中中舍東圃聯句韻 》 —— [ 明 ] 顧清
- 《 齋居覽菽園雜記有感呈三江 》 —— [ 明 ] 顧清
- 《 南村歸興十首 其十 五茸秋穫 》 —— [ 明 ] 顧清
- 《 枯木睡禽 》 —— [ 明 ] 顧清
- 《 秦一元自通山尹調歸善李文瑞索詩送之 》 —— [ 明 ] 顧清
- 《 雨止十峯有和篇再疊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