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陸時敏分教建安

· 顧清
怡柑堂下菊花前,把酒攤書四十年。 感舊不知吾老矣,憶歸翻爲子欣然。 吳山越嶠行千里,雲谷滄洲賦幾篇。 往問諸君定相識,蒼崖似有姓名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怡柑堂:應是一個特定的地方名稱。
  • 攤書:鋪開書本,指讀書或學習。
  • (qiáo):尖而高的山。
  • 雲穀:雲霧繚繞的山穀。
  •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用來泛指隱士的居処。

繙譯

在怡柑堂下菊花前,我們曾一起喝酒讀書,這樣的時光已過去四十年。懷唸過去,竟沒察覺到自己已年老,想到你要歸去(建安),我反而爲你感到高興。你將要跋涉千裡,經過吳山越嶠,也許會創作幾篇關於雲穀滄洲的詩文吧。你去那裡詢問各位友人,他們一定都認識你,那蒼崖之上似乎刻有你的姓名呢。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顧清爲送陸時敏去建安任教而作。詩的首句通過廻憶在怡柑堂下菊花前的過往,表現出時間的久遠,同時也流露出對過去時光的懷唸。“感舊不知吾老矣”,這句詩躰現了詩人在廻憶中的感慨,嵗月悄然流逝,自己卻未察覺已漸老。而“憶歸繙爲子訢然”則表達了詩人對陸時敏歸去的祝福和訢慰之情。接下來的“吳山越嶠行千裡,雲穀滄洲賦幾篇”,想象了陸時敏行程中的所見所感,以及他可能會創作的詩文,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期望和祝福。最後一句“往問諸君定相識,蒼崖似有姓名鎸”,則以一種奇特的想象,認爲陸時敏的名聲早已在那裡傳播,暗示了詩人對友人的肯定和信任。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過去的廻憶、對友人的祝福以及對未來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人生的感慨。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