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詩十首

如何盛夏忽嚴霜,豈有紅霞護雪香。 可是世間頻苦熱,不妨隨處現清涼。 青袍白馬晨光薄,水樹雲林午夢長。 拾得懸冰方染齒,不知煩暑幾時忘。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嚴霜:寒霜,這裏指寒氣突然襲來。
  • 紅霞:這裏比喻荔枝的紅色外殼。
  • 清涼:涼爽。
  • 青袍白馬:指穿着青色袍子騎着白馬的人,這裏可能是詩人自喻或泛指行人。
  • 午夢長:中午的夢境悠長。
  • 懸冰:比喻荔枝的果肉像冰一樣。(「冰」在此處非指真正的冰,而是形容荔枝果肉的清涼和晶瑩)
  • 煩暑:悶熱的暑天。(「暑」shǔ,熱)

翻譯

爲何在炎熱的盛夏中忽然有了寒冷的氣息,難道有紅色的雲霞來保護那如雪般香氣的荔枝嗎?可是世間常常苦於炎熱,不妨隨處去尋找那一份清涼。穿着青袍騎着白馬,在晨光微弱之時出行,水畔樹叢、雲繞山林,中午的夢境格外悠長。拾起那如懸冰般的荔枝放入口中,牙齒被染上了涼意,不知道這悶熱的暑天何時才能忘卻。

賞析

這首詩以荔枝爲線索,展開了對夏日感受的描繪。詩的開頭通過「盛夏忽嚴霜」的對比,引發讀者的疑問,接着以「紅霞護雪香」的形象比喻荔枝的美好。隨後,詩人表達了在苦熱世間尋找清涼的願望,體現出一種對舒適環境的嚮往。「青袍白馬晨光薄,水樹雲林午夢長」這兩句,通過描繪清晨的出行和中午的夢境,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悠長的氛圍。最後,詩人以品嚐荔枝時的清涼感受,來忘卻煩暑,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細微體驗和對暑熱的超脫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象和生活細節的描寫,傳達出詩人在夏日中的獨特感受和思考。

釋今白

今白,字大牛。番禺人。俗姓謝,原名淩霄。諸生。明桂王永曆七年(一六五三),皈天然禪師薙染登具。十年,值雷峯建置梵剎,工用不貲,白髮願行募,沿門持鉢十餘載,叢林規制次第具舉。一夕行乞,即次端坐而逝。事見清宣統《番禺縣續志》卷二七。 ► 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