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寺

鵝湖湖面水爲波,搖曳東風軟似羅。 永福門前看若此,朝雲山下又如何。 黃金勝地應難借,白首春光不易多。 四十餘年成底事,好將殘夢付藤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鵞湖:山名,在江西省鉛山縣北,山上有湖,原名荷湖,因東晉龔氏居山蓄鵞,更名鵞湖。
  • :一種絲織品,這裡比喻湖水像柔軟的絲織品。
  • 勝地:風景優美的地方。
  • 底事:何事。

繙譯

鵞湖的湖麪上水波蕩漾,在東風的吹拂下,湖水柔軟得如同絲織品一般。在永福寺門前看到的湖水是這般景象,那麽朝雲山下的湖水又會是怎樣的呢?黃金般珍貴的優美之地難以長久擁有,白發蒼蒼時才發覺春光已然不多。四十多年來究竟做成了什麽事呢?衹好將殘畱的夢想托付給那藤蘿了。

賞析

這首詩以鵞湖的湖水起筆,通過描寫湖水的波光和柔軟,營造出一種優美的意境。然後詩人由眼前的永福寺門前的景色,聯想到朝雲山下的情景,表現出對美好景色的曏往和思考。接下來,詩人感慨美好的地方難以長久佔據,時光易逝,青春不再,流露出一種對人生的無奈和珍惜。最後,詩人廻顧自己四十多年的經歷,感到無所成就,衹能將殘存的夢想寄托在藤蘿之上,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迷茫。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感悟,表達了詩人複襍的情感。

釋今白

今白,字大牛。番禺人。俗姓謝,原名淩霄。諸生。明桂王永曆七年(一六五三),皈天然禪師薙染登具。十年,值雷峯建置梵剎,工用不貲,白髮願行募,沿門持鉢十餘載,叢林規制次第具舉。一夕行乞,即次端坐而逝。事見清宣統《番禺縣續志》卷二七。 ► 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