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部主事林貞孚告歸爲令祖泉山翁壽
我初從仕來京國,泉翁六旬頭尚黑。
明年翁壽八十五,聞道康強只如昔。
蓬瀛嚴邃璧水清,玉衡金鑰重兩京。
豈直文章師後進,實有勳華流汗青。
海天諸山玉削成,重崖疊嶂通仙靈。
高雲可望不可即,時見一鶴橫青冥。
西風八月雁南翔,孫子錦衣稱壽觴。
九重似有非熊夢,還擁蒲輪朝上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膳部主事:官名,掌管祭祀、宴享等事務。「膳」(shàn)
- 告歸:舊時官吏告老回鄉或請假回家。
- 京國:京城,國都。
- 蓬瀛:蓬萊和瀛洲,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此處借指京都的繁華美好。「瀛」(yíng)
- 嚴邃:森嚴幽深。
- 璧水:太學的代稱。
- 玉衡: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
- 金鑰:鑰匙的美稱,此處或指重要的關鍵。
- 兩京:明朝的北京和南京。
- 勳華:功勳與榮華。
- 青冥:天空。
- 非熊夢:原指周文王夢飛熊而得太公望,後比喻帝王求得賢臣的徵兆。「熊」(xióng)
- 蒲輪:用蒲草裹輪的車子,古代用於迎接賢士,以示敬重。
翻譯
我最初入朝爲官來到京城的時候,泉山翁您六十歲了頭髮還是烏黑的。 明年您八十五歲壽辰,聽說您身體康健強壯還像往昔一樣。 京都繁華美好,太學森嚴幽深且水清澈,您的地位重要就像北斗星和關鍵鑰匙之於兩京。 您不但文章可爲後輩之師,實際上更有着功勳和榮華足以名垂青史。 海邊的羣山如玉石削成,重重山崖層層峯巒與神靈相通。 高遠的雲彩可以望見卻難以接近,時常能看見一隻仙鶴在天空翱翔。 西風八月大雁向南飛翔,您的孫子身着錦衣爲您捧上祝壽的酒杯。 朝廷似乎有求賢的徵兆,您還會受到敬重被請去入朝爲官。
賞析
這首詩是顧清爲林貞孚的祖父泉山翁祝壽而作。詩中先回憶了自己初到京城時泉山翁的狀況,讚歎他年已六十卻頭髮尚黑,身體健康。接着描述了泉山翁的威望和成就,強調他不僅文章寫得好,可爲後人之師,而且功勳卓著,名留青史。詩中還描繪了山海的壯麗景色,增添了一種神祕、高遠的氛圍。最後提到泉山翁的孫子爲他祝壽,以及朝廷可能會再次招攬泉山翁入朝爲官,表達了對泉山翁的美好祝願和對他才能的高度認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開闊,情感真摯,既體現了對長輩的敬重和祝福,又展示了對美好未來的期待。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四疊綸字韻答味苓 》 —— [ 明 ] 顧清
- 《 約庵先生壽七十五偕諸公攜酒爲慶詩以先之二月七日也 》 —— [ 明 ] 顧清
- 《 薛民望號九山持卷乞詩 》 —— [ 明 ] 顧清
- 《 二月七日壽約庵先生有園桃暗結長春果之句後十九日先生得孫詩以賀之仍用前韻 》 —— [ 明 ] 顧清
- 《 石邦秀侍御再按陝西乃弟翰檢先生索賦 》 —— [ 明 ] 顧清
- 《 樂間園為同年夏如山賦十二首 其六 澗灣略彴 》 —— [ 明 ] 顧清
- 《 慶成燕和張南山 》 —— [ 明 ] 顧清
- 《 先師友蘭張先生祠堂落成其子公佩來告將別賦此祠在斜涇之陽超果寺之西南廡即舊之學舍今主僧道俊所作也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