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胡鎮之輓詩

· 顧清
天道由來遠,人生定可疑。 如君便長已,造物竟何爲。 旅殯僧房啓,科名墓石垂。 九原風雨夕,腸斷脊令詩。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道:指自然規律或天意。
  • 長已:去世,死去。(「已」,讀音:yǐ)
  • 造物:創造萬物的主宰者,相當於「上天」「老天」。
  • 旅殯:在外地停放靈柩以待安葬。
  • 科名:科舉考中而取得的功名。
  • 墓石:墓碑。
  • 九原:原指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後泛指墓地。
  • 脊令詩:出自《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後以「脊令」借指兄弟,「脊令詩」表示表達兄弟情誼或悼念亡兄的詩。

翻譯

自然規律從來都是深遠難測,人生的命運實在令人疑惑。像您這樣竟然就這樣去世了,老天究竟是爲什麼要這樣做呢?在僧房裏爲您辦起了暫厝的喪事(等待安葬),您的科舉功名記錄在墓碑上。在那墓地的風雨之夜,我悲痛欲絕,心中涌起如脊令詩一般的哀傷之情,悼念我們的兄弟情誼。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輓詩,表達了詩人對胡鎮之去世的悲痛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詩的開頭兩句「天道由來遠,人生定可疑」,抒發了對自然規律的難以捉摸和人生變幻的無奈。接下來「如君便長已,造物竟何爲」,對胡鎮之的早逝表示了不解和悲哀,質問上天爲何如此不公。「旅殯僧房啓,科名墓石垂」描述了胡鎮之的喪事情況和他的功名被銘刻在墓碑上,增添了一份淒涼之感。最後「九原風雨夕,腸斷脊令詩」,通過描繪墓地的風雨之夜,以及引用「脊令詩」來表達詩人對亡友的深切悼念和兄弟情誼的追思,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悲涼,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生命的思考。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