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日同竇別駕洪郡博遊槎墩
春光欲暮春服成,高歌伐木求友生。
暫輟簿書出東城,攜朋聊爲送春行。
春花熳爛溪橋畔,飛絮遊絲相縈絆。
新荷出水簇旗鎗,乳燕銜泥度簾幔。
青蔥隱隱有槎墩,水繞煙橫何處村。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槎墩(chá dūn):樹杈的意思,文中指長有樹木的土丘。
- 熳爛(màn làn):色彩鮮麗。
- 縈絆(yíng bàn):牽纏,羈絆。
- 旗鎗(qí qiāng):同「旗槍」,指茶葉嫩尖。
翻譯
暮春時節,春服已經做好,我高聲歌唱着伐木歌,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暫且放下文書工作,走出東城,帶着朋友一起爲春天送行。 春花在溪橋畔開得燦爛絢麗,飛揚的柳絮和遊動的蛛絲相互纏繞牽絆。 新長出的荷葉像簇簇旗槍般從水中冒出,雛燕銜着泥土飛過簾幔。 一片青蔥中隱約有個槎墩,那裏水繞煙橫,不知是何處的村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色和作者與朋友出遊的情景。詩中通過「春光欲暮」「春花熳爛」「飛絮遊絲」「新荷出水」「乳燕銜泥」等景象,細膩地刻畫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展現出一幅色彩斑斕、充滿動態的春景圖。同時,「高歌伐木求友生」「攜朋聊爲送春行」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春天的留戀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讓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詩人的情感。
饒相
饒相,字志尹,號三溪。大埔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進士,授中書舍人。晉戶部員外郎,監山東、河南漕運。二十二年,以詿誤謫無爲州判官,署州事。二十四年調任兗州判官,遷淮陽郡丞。二十八年,擢南昌知府。三十二年,升饒州兵備、江西按察副使。尋乞歸養,家居三十餘年,卒。著有《三溪先生文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傳。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