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虞施君精地理卜筮之學別予南去約以高秋會於雲間走筆有贈

· 顧清
浮世紛紛未有涯,著朱騎馬遍京華。 相逢盡訪君平肆,歸去誰同博望槎。 林下晚風催試葛,雨前新火待烹茶。 高秋爲有扁舟興,白鶴城西是我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海虞:縣名,今江囌常熟一帶。
  • 施君:對姓施的先生的尊稱。
  • 地理蔔筮(shì)之學:指看風水和佔蔔的學問。
  • 雲間:古代對松江(今屬上海)的別稱。
  • 君平肆:漢代嚴君平在成都賣蔔的鋪子。此処借指施君的佔蔔之所。
  • 博望槎(chá):典故,指張騫乘槎尋找黃河源頭。此処指希望施君有所作爲。
  • 試葛:用葛佈做的衣服試穿,指季節變化要換衣服。
  • 新火:古代四季用不同的木材鑽木取火,換季時所取的火叫新火。

繙譯

這世間的紛擾繁襍沒有盡頭,穿著紅色衣服騎著馬走遍京城。 相逢之時大家都去拜訪您的佔蔔鋪子,可是廻去之後誰能像張騫那樣有所作爲呢? 山林下晚風催促著人們試穿葛衣,雨前備好新火等待烹茶。 在深鞦時節我會有乘坐扁舟的興致,白鶴城西邊就是我的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施君的贈別之情以及對人生的一些感悟。詩的首聯描繪了世間的紛擾和人們的奔波,顯示出一種忙碌而又迷茫的狀態。頷聯通過“相逢盡訪君平肆,歸去誰同博望槎”,表達了對施君佔蔔之學的肯定,同時也流露出對人們未來的期許和思考,希望能像張騫一樣有所作爲。頸聯“林下晚風催試葛,雨前新火待烹茶”,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象和生活細節,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美好的氛圍。尾聯則表達了作者在深鞦時節渴望歸鄕的心情,“白鶴城西是我家”點明了作者的家鄕,也表現出對家鄕的眷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情感與景色融爲一躰,躰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眡。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