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壽

銀海滄波剩幾尋,蓬萊雲氣足蕭森。 穿衫已愛羣鸞翼,舉案還同百歲心。 松柏並高春色密,雪霜齊照月華深。 只今誰獻中和頌,連理枝生在碧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海:道家稱眼睛爲銀海。(「銀」讀音:yín;「海」讀音:hǎi)
  • 滄波:碧波。(「滄」讀音:cāng;「波」讀音:bō)
  • 蕭森:草木茂密貌。(「蕭」讀音:xiāo;「森」讀音:sēn)
  • 鸞翼:鸞鳥的羽翼,這裏比喻衣服上美麗的圖案。(「鸞」讀音:luán;「翼」讀音:yì)
  • 舉案:指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後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舉」讀音:jǔ;「案」讀音:àn)
  • 月華:月光。(「月」讀音:yuè;「華」讀音:huá)
  • 中和頌:歌頌中正平和的詩歌。(「中」讀音:zhōng;「和」讀音:hé;「頌」讀音:sòng)
  • 連理枝:兩棵樹的枝幹合生在一起,通常用來比喻夫妻恩愛。(「連」讀音:lián;「理」讀音:lǐ;「枝」讀音:zhī)
  • 碧岑:青山。(「碧」讀音:bì;「岑」讀音:cén)

翻譯

在那如銀海般的眼睛裏,滄波還剩下幾尋呢,蓬萊的雲氣足以讓那裏的草木茂密繁盛。穿上的衣衫已經喜愛那如羣鸞羽翼般的美麗,夫妻間相互尊敬就如同擁有百歲不變的心。松柏一同高高聳立,春色濃郁,雪霜一同映照,月光顯得更加深沉。如今是誰獻上那歌頌中正平和的詩篇呢,那連理枝生長在碧綠的青山上。

賞析

這首詩是爲慶祝某對夫妻的雙壽而作。詩的首聯通過描繪銀海滄波和蓬萊雲氣,營造出一種神祕而美好的氛圍。頷聯描寫了夫妻的恩愛,他們的感情如同鸞翼般美麗,又像舉案齊眉般相互尊敬,展現了夫妻間的深厚情感。頸聯以松柏和雪霜爲喻,象徵着夫妻的堅韌和純潔,以及他們共同經歷的歲月。尾聯則以中和頌和連理枝爲象徵,表達了對夫妻美好姻緣和幸福生活的祝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用典恰當,充分體現了詩人對夫妻雙壽的美好祝願。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峯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三年渡遼海,涉瓊南而歸,備嘗艱阻,胸次益瀟灑廓落。再依雷峯,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爲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