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聞逢迎鼓角

寒夜三更鼓角鳴,遙知下吏苦逢迎。 冰霜透骨微名縛,軒冕凌人四體輕。 枯柳門閒無限趣,紫芝山靜有餘清。 衡茅真自高風在,榾柮煨爐睡到明。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鼓角:古代軍中用以報時、發號施令的鼓和號角。
  • 下吏:低級官員。
  • 逢迎:迎接、接待。
  • 微名:微小的名聲或地位。
  • 軒冕:古代卿大夫的車服,借指官位爵祿。
  • 凌人:超越他人,顯得高人一等。
  • 枯柳:乾枯的柳樹,常用來形容荒涼的景象。
  • 紫芝:一種珍貴的菌類,常用來象徵隱逸高潔的生活。
  • 衡茅:簡陋的茅屋。
  • 榾柮(gǔ duò):木塊,這裏指取暖用的木柴。
  • 煨爐:用小火慢慢燒的爐子。

翻譯

寒夜三更時分,鼓角聲響起,我遠遠地想象着低級官員們辛苦地迎接賓客。冰霜穿透骨髓,微小的名聲束縛着心靈,而高官顯爵卻讓人感到身體輕盈,超越他人。乾枯的柳樹下,門庭冷落,卻有着無限的趣味;紫芝山中,靜謐之處,有着清新的氣息。簡陋的茅屋中,真正的高風亮節依舊存在,用木柴慢慢燒的爐子旁,我可以安然入睡直到天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冬夜中的寧靜與深思。通過對比寒夜中的鼓角聲與下吏的辛苦,以及冰霜與微名的束縛,表達了對於世俗名利的淡漠態度。詩中「枯柳」與「紫芝」的意象,分別代表了世俗的荒涼與隱逸的清新,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對於簡樸生活的嚮往。結尾處的「衡茅」與「榾柮煨爐」則展現了詩人對於高潔品格的堅守,以及對於寧靜生活的滿足。

趙完璧

明山東膠州人,字全卿,號雲壑,又號海壑。由貢生官至鞏昌府通判。工詩,多觸事起興,吐屬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