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鄭迪畫
闔閭城北陽城湖,一碧萬頃涵太虛。
玉山虞山迭襟帶,林屋矗矗當前袪。
君家還在河之北,喬木森然圍大宅。
長風捲浪送高帆,一日行程才頃刻。
我因瓜葛長往來,南汀西渚芙蓉開。
尊翁平生好懷抱,長日與我銜金盃。
一朝我應徵書起,高步天門拜天子。
獻策慚無一萬言,歸夢常飛四千裏。
四千里路何悠悠,暮雲春樹難爲愁。
忽報尊翁已淪沒,使我慟哭無時休。
今年省侍還鄉遇,訪舊還來舊遊處。
卻將愁思改歡容,二子森然如玉樹。
舊書增多新宅高,萱堂日日堆蟠桃。
裏中長老說佳子,邑里官吏稱賢豪。
伯也從容性非懶,仲也謙恭我東坦。
從來孝友出故家,讀書出仕亦未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闔閭城:古代地名,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
- 陽城湖: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的一個湖泊。
- 太虛:指天空。
- 玉山、虞山:均爲山名,位於江蘇省。
- 林屋:指山中的房屋。
- 袪:古代指衣袖。
- 河之北:指河流的北岸。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瓜葛:比喻親戚關係。
- 南汀西渚:指水邊的地名。
- 芙蓉:荷花。
- 尊翁:對他人父親的尊稱。
- 銜金盃:形容飲酒。
- 徵書:徵召的文書。
- 天門:指皇宮的門。
- 獻策:提出建議或策略。
- 歸夢:回家的夢想。
- 四千裏:形容距離遙遠。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或心情悠遠。
- 暮雲春樹:比喻思鄉之情。
- 淪沒:去世。
- 省侍:回家探望。
- 森然:形容整齊、嚴肅。
- 玉樹:比喻英俊的少年。
- 萱堂:指母親的居室。
- 蟠桃:神話中的仙桃,此處指珍貴的果實。
- 佳子:優秀的兒子。
- 賢豪:賢能且豪邁的人。
- 伯也、仲也:分別指家中的老大和老二。
- 東坦:指東邊的平地,比喻地位或才能。
翻譯
在闔閭城北的陽城湖,碧波萬頃,映照着廣闊的天空。玉山和虞山像衣帶一樣環繞,林屋矗立在前面。你的家就在河的北岸,周圍環繞着高大的樹木。長風捲起浪花,送着高帆,一日的行程轉瞬即至。我因爲親戚關係常來往,南汀西渚的荷花盛開。你的父親一生胸懷寬廣,常常與我共飲金盃。一朝我被徵召,高步進入皇宮拜見天子。雖然我慚愧未能獻上一萬言的策略,但回家的夢想卻常在心中。四千裏的路途多麼遙遠,暮雲春樹難以寄託我的思鄉之情。忽然聽到你的父親去世的消息,使我痛哭不已。今年我回家探望,重訪舊遊之地。我試圖用歡笑掩蓋憂愁,你的兩個兒子英俊如玉樹。舊書增多,新宅更高,母親的居室日日堆滿珍貴的果實。鄉里的長輩稱讚你的兒子優秀,官吏們也稱你爲賢能豪邁的人。你的大兒子從容不迫,不是懶惰,二兒子謙恭有禮,我視他爲東邊的平地。自古以來,孝友出自故家,讀書和出仕都不會太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鄭迪家的深厚情誼,以及對鄭迪家變遷的感慨。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如陽城湖、玉山、虞山等,營造出一種宏大的背景,以此襯托出鄭迪家的地位和影響。同時,通過對鄭迪家父子三人的描寫,展現了他們的品質和才能,表達了對他們的讚賞和期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