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集喜何子觀諸子至

聞聲遙不費相思,草次俄逢六日期。 鄉國愁緣烽火隔,舟車情爲水雲移。 鳥因花信開偏好,魔入詩脾懶莫支。 社事可容秋再問,未須歸棹各天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草次:草草地,匆忙地。
  • 俄逢:突然遇到。
  • 鄉國:家鄉。
  • 愁緣:因...而愁。
  • 烽火:古代戰爭中用來傳遞信息的火,這裏指戰亂。
  • 舟車:指旅途。
  • 水雲:水天一色,指遠方的景色。
  • 詩脾:詩人的情感和心境。
  • 魔入:比喻詩思如魔,難以自控。
  • 懶莫支:懶得無法支撐。
  • 社事:指詩社的活動。
  • 歸棹:歸舟,回家的船。

翻譯

聽說你的聲音,遙遠卻無需相思,匆忙間突然遇到了六日的期限。 家鄉的憂愁因爲戰亂而隔絕,旅途的情感隨着遠方的水天景色而變化。 鳥兒因爲花信而開得格外好,詩思如魔,懶得無法自控。 詩社的活動可以容許秋天再次詢問,不必急於各自乘船歸家。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家鄉的憂愁,同時也描繪了旅途中的情感變化和對詩社活動的期待。詩中「聞聲遙不費相思」一句,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而「鄉國愁緣烽火隔」則深刻地反映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最後兩句「社事可容秋再問,未須歸棹各天涯」,則表現了詩人對詩社活動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豁達和樂觀的人生態度。

歐璞持

歐璞持,順德人。明思宗崇禎十三年(一六四〇)特榜舉人。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六。 ► 5篇诗文

歐璞持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