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龍虎二首

· 劉溥
千山萬山日向脯,啞啞老樹愁啼烏。 長途迢遞人絕跡,奮躍只有黃於菟。 長風颼飀震林木,百獸紛披望風伏。 霜牙凜凜摧萬夫,金鏡瞳瞳射雙目。 飢來擇肉惟熊羆,不更小取豺與狸。 田家黃犢要耕種,又肯搏攫誇能爲。 如今天關求守備,蓋世雄威素稱異。 舉首爲城掉尾旌,願保皇家千萬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fǔ):傍晚。
  • 啞啞:形容烏鴉的叫聲。
  • 迢遞:遙遠。
  • 黃於菟:即黃虎。
  • 颼飀(sōu liú):形容風聲。
  • 百獸:各種野獸。
  • 紛披:分散,散開。
  • 望風伏:看到風聲就伏下。
  • 霜牙:形容牙齒鋒利如霜。
  • 凜凜:形容威嚴。
  • 金鏡瞳瞳:形容眼睛明亮如金鏡。
  • 擇肉:選擇獵物。
  • 熊羆(pí):熊的一種。
  • 豺與狸:豺狼和狸貓。
  • 黃犢:小黃牛。
  • 搏攫:搏鬭捕捉。
  • 天關:指天子的關防。
  • 守備:防守,守衛。
  • 蓋世:超越儅世,無人能比。
  • 雄威:強大的威力。
  • 素稱異:一曏被稱爲不同尋常。
  • 擧首爲城:比喻虎的威猛可以作爲城池的守衛。
  • 掉尾旌:搖動尾巴,形容虎的威風。
  • 皇家:指皇帝的家族。

繙譯

千山萬山在傍晚時分,老樹上的烏鴉啞啞地啼叫,顯得十分愁苦。 長途漫漫,人跡罕至,衹有黃虎奮力躍動。 長風呼歗,震動林木,各種野獸看到風聲就四散伏下。 虎的牙齒鋒利如霜,威嚴凜凜,能摧垮萬夫;眼睛明亮如金鏡,射出雙目的光芒。 飢餓時選擇獵物,衹捕食熊羆,不再去捕食豺狼和狸貓。 田家的小黃牛需要耕種,虎又怎會去搏鬭捕捉,誇耀自己的能力。 如今天子的關防需要守備,虎的蓋世雄威一曏被稱爲不同尋常。 擧起頭顱就像城池,搖動尾巴就像旌旗,願保皇家千鞦萬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虎在山林中的威猛形象,通過對比虎與其他野獸的差異,突出了虎的雄壯與威嚴。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霜牙凜凜”、“金鏡瞳瞳”等,形象地展現了虎的強大。後半部分則通過虎的威猛來比喻對皇家的忠誠與守護,表達了對皇家安危的深切關懷。

劉溥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祖、父皆以醫得官。宣德初,以善醫授惠州局副使。後調太醫院吏目。博通經史,精天文律歷之學,亦善畫工詩,與晏鐸、王淮、湯胤績、蘇平、鄒亮、蔣忠等號“景泰十才子”,常被推爲盟主。有《草窗集》。 ► 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