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錢塘候潮送客還溫州
錢塘江流平似掌,雲散海門潮未上。
村雞啼遍四郊聲,淡月疏星尚微朗。
帆檣滿目紛如麻,候潮同坐江頭沙。
近郭鐘聲識僧寺,隔江燈影是誰家。
衆中有客相依並,訪我里居兼問姓。
自言家住樂清邑,從小讀書期待聘。
先君舊日事文皇,朝朝暮暮趨明光。
畫筆當朝推第一,房山北苑皆尋常。
內外交遊多俊傑,老大逢人猶折節。
一朝仕路各東西,兩地書郵俱斷絕。
當時一人最知已,道義忘形是君子。
年來宦寓在崑山,曾致緘書託雙鯉。
囊琴載鶴遙相過,舊情不減新情多。
花前對酒頻教醉,月底談詩屢聽歌。
傾倒離懷將一月,上道南還天正熱。
衆山拱揖俯臨吳,一水迢遙曲通浙。
蘇杭相去五日程,野花啼鳥如來迎。
前宵夢斷鬆陵驛,昨日帆過槜李城。
夜來棲泊依林樾,醉沐江風灑毛髮。
鄉心一片不容眠,早起候潮將曉發。
須臾語罷潮已來,舟船盡向江心開。
行到江南望江北,欲付相思潮寄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錢塘江:位於浙江省,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重要河流。
- 海門:指錢塘江口,即杭州灣的入口。
- 帆檣:指船上的帆和桅杆。
- 僧寺:寺廟,僧人居住的地方。
- 樂清邑:今浙江省樂清市。
- 文皇:指明朝的文宗朱瞻基。
- 明光:指明朝的皇宮。
- 房山北苑:指北京附近的房山和北苑,這裏用以比喻其他地方。
- 崑山:位於江蘇省,靠近上海。
- 鬆陵驛:古代的驛站,位於今江蘇省。
- 槜李城:古代城市名,具體位置不詳。
- 林樾:樹木茂密的地方。
翻譯
錢塘江的水流平靜如手掌,雲霧散去,海門的潮水還未涌上。四周的村莊裏,雞鳴聲此起彼伏,淡月和稀疏的星星還微微發亮。眼前滿是帆船和桅杆,如同麻一般紛亂,我們一同坐在江邊的沙灘上等候潮水。靠近城鎮的地方,鐘聲從僧寺中傳來,隔江望去,燈光閃爍,不知是哪戶人家。
人羣中有一位客人緊緊相依,詢問我的住處和姓氏。他自稱住在樂清市,從小讀書,期待被聘用。他的父親曾爲文宗皇帝服務,每天早晚都去皇宮。在繪畫方面,他的父親當朝無人能及,房山和北苑的畫作在他面前都顯得平常。他父親交往的多是俊傑之士,年紀大了,遇到人仍舊謙遜有禮。一旦進入仕途,大家各自東西,書信往來也中斷了。
當時有一位最知心的朋友,是真正的君子,不計較身份地位。近年來,他寓居在崑山,曾託人帶信給我。他帶着琴和鶴遠道而來,舊日的情感不減,新的情感更加深厚。花前飲酒,頻頻讓人陶醉,月光下談論詩文,經常聽歌。離別的情感傾訴了一個月,他南行歸去時,天氣正熱。衆山環繞,俯瞰吳地,一條水路曲折通向浙江。
蘇州和杭州相距五天路程,野花和鳥鳴似乎在迎接。前夜在鬆陵驛站夢醒,昨天船過槜李城。夜晚停泊在樹木茂密的地方,沐浴着江風,洗去疲勞。思鄉之情讓人無法安眠,早起等候潮水,準備清晨出發。不久,潮水來了,船隻紛紛駛向江心。行至江南,望向江北,想要將相思之情寄託於潮水帶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錢塘江邊的清晨景象,以及與友人的深情對話和離別之情。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寧靜而壯美的江景,同時通過對友人經歷的敘述,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感慨。詩的結尾,以潮水爲媒介,寄託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