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
竹溪之水清且漣,竹溪之竹多如煙。竹溪主人懶出仕,三十躬耕溪上田。
借問竹溪何所在,西望玉山東近海。一都門戶五千家,十代衣冠三百載。
城中有客過竹溪,盡說王家風景奇。風景雖奇何足數,主人心事吾能知。
溪南溪北皆春水,豈但樓船往來此。種竹不種楊柳枝,非畏旁人呼俗子。
古人滄浪歌濯纓,濯纓爲怕塵埃生。主人日日臨溪水,要濯此心如鏡明。
竹林雖曰主人主,常年亦聽都氓取。掃葉爲薪筍療飢,貧寒開口何曾沮。
君不見七賢六逸風流師,蘭亭修褉誇文辭。煩君從事湯盤刻,更讀少陵桃樹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漣 (lián):水波紋。
- 躬耕 (gōng gēng):親自耕種。
- 衣冠 (yī guān):指士大夫階層。
- 濯纓 (zhuó yīng):洗滌帽帶,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 都氓 (dū méng):指城中的百姓。
- 沮 (jǔ):灰心失望。
- 七賢六逸:指古代的賢人逸士。
- 蘭亭修褉 (lán tíng xiū xì):指東晉時期王羲之等人在蘭亭舉行的詩酒會。
- 文辭 (wén cí):文章的詞藻。
- 湯盤 (tāng pán):古代用於刻寫銘文的盤子。
- 少陵桃樹詩:指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翻譯
竹溪的水清澈而有波紋,竹溪的竹子多得像煙霧一樣。竹溪的主人懶得去做官,三十歲時就在溪邊的田裏親自耕種。
請問竹溪在哪裏?它西靠玉山,東臨大海。一個都城有五千戶人家,十代人穿着士大夫的服飾已有三百年。
城中有客人來到竹溪,都說王家的風景很奇特。雖然風景奇特,但不足以一一列舉,主人的心事我能理解。
溪南溪北都是春天的水,不只是樓船在這裏往來。種竹子不種楊柳,不是怕別人叫他俗子。
古人唱着滄浪歌洗滌帽帶,是爲了怕塵埃沾染。主人每天都在溪邊洗滌,是爲了讓他的心如鏡子一樣明亮。
雖然竹林是主人的,但常年也允許城中的百姓取用。掃葉子作爲柴火,用筍來充飢,貧窮和寒冷從未讓他開口失望。
你看那七賢六逸的風流人物,蘭亭修褉時的文辭令人稱讚。請你用湯盤刻寫銘文,再讀一讀少陵的桃樹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竹溪的寧靜與主人的隱逸生活,通過對比都市的繁華與竹溪的清幽,表達了主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濯纓」一詞,象徵着主人追求心靈純淨的願望,而「種竹不種楊柳」則體現了主人對高潔品格的堅持。結尾提及的「七賢六逸」和「蘭亭修褉」,則是對主人高雅情操的讚美,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古代文人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