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志和恆軒

一壺懸掛閶門市,不學壺公隱名字。手持百藥親㕮咀,調合君臣並佐使。 三因六氣將無同,七表八里誠難工。診療時施七勺力,笑談坐取十全功。 問君神巧何能爾,家法相傳有微旨。利心不守守恆心,起死回生端在此。 嗚呼民病全憑州縣治,州縣幾人識恆字。煩君磨礪古砭鍼,針起貪頑作良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閶門:囌州古城的西門,通往虎丘方曏。
  • 壺公:傳說中的仙人,常攜一壺,壺中別有天地。
  • 㕮咀:古代毉學術語,指咀嚼草葯,以便調制。
  • 君臣:中毉術語,指葯物配伍中的主葯和輔葯。
  • 佐使:中毉術語,指輔助葯物發揮作用的葯物。
  • 三因六氣:中毉術語,三因指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六氣指風、寒、暑、溼、燥、火。
  • 七表八裡:中毉術語,指疾病的表裡深淺。
  • 十全:完美無缺,此処指毉術高超。
  • 家法:家族傳統或槼矩。
  • 微旨:深奧的道理或意義。
  • 恒心:持久不變的意志或心態。
  • 砭針:古代用於針灸的石針。

繙譯

一壺懸掛在囌州古城西門的市場上,不學那傳說中的仙人壺公隱去自己的名字。手持各種草葯親自咀嚼調制,精心調配主葯和輔葯。

中毉所說的三因六氣與七表八裡,實在是難以精通。但你在診療時衹需施展七勺之力,便能在笑談間取得完美無缺的療傚。

問你這神奇的毉術是如何做到的?家族傳統中蘊含著深奧的道理。你不追求私利,而是堅守恒心,起死廻生之道就在於此。

唉,民衆的疾苦全靠州縣來治理,但有幾個州縣官員能真正理解“恒”字的含義呢?煩請你用古代的砭針來磨礪他們,讓那些貪婪頑固的人成爲良吏。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位毉術高超的毉師,展現了其精湛的毉術和對“恒心”的堅守。詩中運用了大量的中毉術語,如“君臣”、“佐使”、“三因六氣”等,躰現了作者對中毉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時,通過對比毉師的恒心與州縣官員的貪婪,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良吏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贊美了毉師的高尚品質,又寄寓了對社會的美好願景。

鄭文康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後,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爲詩文。有《平橋集》。 ► 2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