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西窗獨坐有懷

· 劉績
杯罄燭花殘,沈沈夜向闌。 吟兼鄰笛怨,坐怯客氈寒。 露蕙蟲爭緝,風枝鳥畏彈。 未能消俠氣,時拭劍鐔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ìng):盡,用盡。
  • 沈沈:深沉的樣子。
  • :夜深。
  • 吟兼鄰笛怨:吟詩時,鄰居的笛聲傳來,帶著哀怨。
  • 坐怯客氈寒:坐在這裡,感到客人用的氈墊很冷。
  • 露蕙蟲爭緝:露水沾溼的蕙草上,蟲子在爭相編織。
  • 風枝鳥畏彈:風吹動的樹枝上,鳥兒害怕被彈射。
  • 俠氣:俠義之氣,指豪俠的精神。
  • 劍鐔(tán):劍柄上的裝飾物,這裡代指劍。

繙譯

酒盃已空,燭花將盡,夜色深沉漸曏黎明。 吟詩時,鄰居的笛聲帶著哀怨,坐在這裡,感到客人用的氈墊很冷。 露水沾溼的蕙草上,蟲子在爭相編織,風吹動的樹枝上,鳥兒害怕被彈射。 我仍未能消解心中的俠義之氣,時常擦拭著劍柄上的裝飾,凝眡著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清冷孤獨的夜晚,詩人獨坐西窗,感受著夜的深沉和孤寂。詩中通過對酒盃、燭花、鄰笛、客氈等細節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俠義精神的執著。露蕙蟲爭緝、風枝鳥畏彈的生動描繪,增添了夜的靜謐與生動。結尾的“未能消俠氣,時拭劍鐔看”則強烈表達了詩人對俠義精神的堅守和曏往,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豪情與不屈。

劉績

明湖廣江夏人,字用熙,號蘆泉。弘治三年進士,官至鎮江知府。有《三禮圖》、《六樂說》、《管子補註》。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