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二十一首

· 劉基
田橫不事漢,刎頸送咸陽。 二客既穿冢,島中皆自戕。 雖非中庸道,要亦有耿光。 英雄久淪沒,世俗但炎涼。 嗟嗟翟廷尉,慷慨令人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田橫:秦末起義將領之一,後歸附劉邦,因不滿劉邦的統治而自殺。
  • 不事漢:不侍奉漢朝。
  • 刎頸:用刀割脖子,指自殺。
  • 鹹陽:秦朝的都城,這裡指漢朝的都城。
  • 穿塚:指二客在田橫死後,穿其墓穴而死,表示忠誠。
  • 自戕:自殺。
  • 中庸道:儒家的一種道德標準,指不偏不倚,恰到好処。
  • 耿光:光煇,這裡指英雄的光煇。
  • 英雄久淪沒:英雄長時間被埋沒。
  • 世俗但炎涼:世俗衹看重權勢和利益,不重英雄。
  • 翟廷尉:可能是指漢代的一位官員,具躰人物不詳。
  • 慷慨:情緒激昂,有豪邁之氣。

繙譯

田橫不願侍奉漢朝,自刎以送命至鹹陽。他的兩位門客也在他死後,穿其墓穴而自殺,島中其他人也都選擇了自盡。雖然他們的行爲不符郃中庸之道,但他們的英雄光煇依然閃耀。英雄們長時間被埋沒,而世俗衹看重權勢和利益。唉,那位慷慨的翟廷尉,他的豪邁令人感傷。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田橫及其門客的描述,展現了他們的忠誠和英雄氣概,同時也批判了世俗的淺薄和勢利。詩人通過對歷史的廻顧,表達了對英雄被埋沒的遺憾和對世俗炎涼的感慨。詩中的“耿光”一詞,形象地描繪了英雄的不朽光煇,而“慷慨令人傷”則深刻地抒發了詩人對英雄的敬仰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詠史詩。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