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抉目:挖出眼珠。
- 宰嚭:指春秋時期吳國的宰相伯嚭,他因讒言害死了伍子胥。
- 越刃:越國的刀劍,這裏指越國的軍隊。
- 守正:堅守正道。
- 從人:隨從他人,這裏指追隨錯誤的領導或政策。
- 明良:明智善良的人。
翻譯
清晨我登上吳山之巔,四面環顧,長長地嘆息。有人問我爲何嘆息?因爲道路狹窄且險峻曲折。伍子胥竭盡忠誠進諫,卻被挖去雙眼,成爲夫差的犧牲品。而宰相伯嚭善於逢迎,最終越國的刀劍也加害於他。堅守正道往往會招致更多的困難,追隨他人則可能導致更大的災禍。遇到明智善良的領導者,否則我們都將如泥沙般被拋棄。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伍子胥和宰嚭的命運,表達了作者對忠良之士遭遇不幸的同情,以及對奸佞小人得勢的憤慨。詩中「晨登吳山上,四望長嘆嗟」描繪了作者登高望遠的場景,以此引出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感慨。後文通過對伍子胥和宰嚭的描述,揭示了堅守正道與隨波逐流的不同後果,強調了明君賢臣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正義與邪惡、忠誠與背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