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上京師答約侄問何日歸隱

竹林方欲出,君已問歸期。 肝膽燈前劍,勳名鏡裏絲。 燕臺收駿日,漢畤獲麟時。 儻奏淩雲賦,滄洲去不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肝膽燈前劍:比喻忠誠與決心,如同在燈下磨劍,準備隨時行動。
  • 勛名鏡裡絲:比喻功名如同鏡中的絲線,虛幻不實。
  • 燕台收駿日:燕台,古代燕國的台名,這裡指朝廷。收駿,比喻選拔英才。
  • 漢畤獲麟時:漢畤,漢代的祭天場所。獲麟,指得到賢才或吉祥之兆。
  • 儻奏淩雲賦:儻,如果。淩雲賦,指高遠的志曏或才華橫溢的作品。
  • 滄洲:指隱居之地,常用來比喻遠離塵囂的清淨之地。

繙譯

我正打算離開竹林前往京城,你卻已經詢問我何時歸隱。 在燈下磨劍,展現我的忠誠與決心,但功名卻如同鏡中的絲線,虛幻不實。 儅朝廷選拔英才之日,如同漢代祭天場所得到吉祥之兆之時。 如果我能奏出高遠的志曏或才華橫溢的作品,我將毫不猶豫地前往那遠離塵囂的隱居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功名的淡泊和對歸隱生活的曏往。詩中通過“肝膽燈前劍”與“勛名鏡裡絲”的對比,突顯了作者對忠誠與決心的看重,以及對功名虛幻不實的認識。後兩句則通過“燕台收駿日”與“漢畤獲麟時”的比喻,暗示了作者對朝廷選拔英才的期待,但同時也表達了對歸隱生活的堅定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高潔的情操和遠大的志曏。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