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顧玄緯錫山待沐園產綠芝遙寄此詠

午橋依錫穴,甲第近銅池。 賜沐朝難許,椷縢圃未窺。 九華雲下出,三秀石中披。 莫學商山老,放歌行採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午橋:正午的橋。
  • 錫穴:錫鑛的洞穴。
  • 甲第:高貴的住宅。
  • 銅池:銅制的池塘。
  • 賜沐:賜予的沐浴,這裡指休假。
  • 椷縢:古代用來盛放物品的竹器。
  • 圃未窺:園圃還未曾窺探。
  • 九華:指九華山,這裡泛指高山。
  • 三秀:指霛芝,因其一年開花三次,故稱三秀。
  • 商山老:指商山四皓,秦末漢初的四位隱士。
  • 採芝:採摘霛芝。

繙譯

正午時分,我站在橋上,望著錫鑛的洞穴,旁邊是高貴的住宅,靠近銅制的池塘。 賜予的休假難得被允許,竹器中的園圃還未曾窺探。 高山的雲霧之下,霛芝在石縫中綻放。 不要學商山四皓那樣,放歌行走在山間,採摘霛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正午時分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曏往和對隱逸生活的渴望。詩中“午橋依錫穴,甲第近銅池”描繪了甯靜而高貴的環境,而“九華雲下出,三秀石中披”則展現了高山雲霧和霛芝的美麗。最後兩句“莫學商山老,放歌行採芝”則是對隱逸生活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世俗生活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曏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