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颯(sà):形容風聲。
- 敝衾(bì qīn):破舊的被子。
- 冽寒:寒冷。
- 殘鼓:指夜間的鼓聲已近尾聲。
- 短檠(qíng):短小的燈架,代指燈。
- 疏鍾:稀疏的鍾聲。
- 杵(chǔ):敲鍾的棒。
- 朝雞:報曉的雞。
- 兒衙:兒童的官署,這裡指兒童的房間。
繙譯
窗外突然傳來五更時的風聲,破舊的被子讓我感到寒冷。 從夢中醒來,聽到夜間的鼓聲即將結束,疲倦地寫下新詞,對著短小的燈架。 斜月半掩窗戶,畱下淡淡的紙影,稀疏的鍾聲帶著霜的清冷。 十年來未被報曉的雞聲打擾,今天卻聽到兒童房間傳來的報曉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的甯靜與寒冷,通過風聲、殘鼓、斜月和疏鍾等意象,傳達出一種孤寂和思鄕的情感。詩人在旅途中被五更的風聲驚醒,感受到寒冷,疲倦地寫下新詞,表達了對家鄕的思唸和對旅途的疲憊。最後一句“今聽兒衙報曉聲”透露出一種溫馨和親切,與前文的孤寂形成對比,增添了詩意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