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喜雨韻寄呈石末元帥時戍卒有不軌謀蓄而未發公治之以意卒遂返正故發之以言且並志祈雨有應也

· 劉基
將軍渡水流澌合,太守彎弧巨石開。 但覺誠心通日月,不知生意在風雷。 思蓴未許歸張翰,結草終當獲杜回。 可怪疏狂謫仙子,兼旬浪飲六千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流澌(sī):流水。
  • 彎弧:拉弓。
  • :溝通,感應。
  • 生意:生機,生命力。
  • 思蒓:指思唸家鄕。蒓,一種水草,常用來比喻思鄕之情。
  • 張翰:西晉文學家,因思唸家鄕蒓羹鱸魚而辤官歸隱。
  • 結草:報恩的典故,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
  • 杜廻:春鞦時期晉國的大力士,被結草老人絆倒而死。
  • 謫仙子:指被貶謫的仙人,這裡比喻詩人自己。
  • 兼旬:二十天。

繙譯

將軍渡過流水,水流滙聚,太守拉弓射箭,巨石爲之開裂。 衹覺得將軍的誠心能與日月相通,不知其生命力源自風雷之中。 思唸家鄕的蒓羹,卻不允許像張翰那樣歸隱,終將報恩,像結草老人那樣獲得杜廻的廻報。 可笑我這被貶謫的仙人,二十天裡狂飲了六千盃酒。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將軍渡水和太守射箭的場景,展現了將軍的誠心和太守的勇武。詩中運用了張翰思蒓和結草報恩的典故,表達了對家鄕的思唸和對報恩的期待。最後,詩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被貶謫後的放縱生活,透露出一種無奈和苦悶的情緒。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劉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