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日使者持詔用韻柬石末公

· 劉基
中元悲斷羲和報,九日歡迎詔使來。 紫禁羽林分壘壁,清秋辰極照中臺。 願從黃石明三略,莫使詩人賦七哀。 蟻垤牛涔休沸蕩,泰山喬嶽甚崔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重陽日:即農曆九月初九,又稱重九,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 詔使:皇帝派遣的使者。
  • 紫禁:指皇宮,因宮牆爲紫色,故稱。
  • 羽林:古代皇帝的禁衛軍。
  • 辰極:星辰的極點,這裏指北極星,象徵皇帝。
  • 中臺:古代星象學中的星宿名,象徵中央政權。
  • 黃石:指黃石公,古代傳說中的仙人,曾傳授張良兵法。
  • 三略:古代兵書,相傳爲黃石公所授。
  • 七哀:指七種哀傷之情,這裏泛指深重的哀愁。
  • 蟻垤(yǐ dié):螞蟻洞口的小土堆。
  • 牛涔(niú cén):牛蹄印中的積水。
  • 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勢高大險峻。

翻譯

在重陽節這天,我因中元節的悲傷而心情沉重,卻迎來了皇帝的使者。皇宮和禁衛軍如同分立的堡壘,秋日的北極星照耀着中央的政權。我願追隨黃石公學習兵法,以明三略,不願讓詩人因我的哀愁而賦七哀。不要讓小小的蟻穴和牛蹄印中的積水引起波瀾,因爲泰山和喬嶽是如此的巍峨高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日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詩中,「中元悲斷羲和報」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哀思,又暗含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後文通過「紫禁羽林」、「清秋辰極」等意象,展現了皇權的莊嚴與秋日的寧靜。末句以泰山喬嶽的高大險峻,對比蟻垤牛涔的微不足道,寓意詩人志向的遠大與堅定,不願被瑣碎的哀愁所困擾,體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抱負。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