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嘆九首

· 劉基
履霜思裘兮燠則棄之,臨河號舟兮濟而置之。不網胡魚兮不弋胡鵠。 剪薙杞梓兮索灌莽以取木。捕貓乳鼠兮僉以爲仁。 吠笱宵警兮行者怒瞋。彈鸞養梟兮莫知其咎。斲冰以承宮兮曷雲能又。 長太息兮有所思。林木動兮巢鳥悲。山有藿兮園有葵。 心懷君兮君不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燠(yù):煖和。
  • 弋(yì):用繩子系在箭上射。
  • 薙(tì):割草。
  • 杞梓(qǐ zǐ):兩種優質的木材。
  • 灌莽(guàn mǎng):叢生的草木。
  • 乳鼠(rǔ shǔ):哺乳的老鼠。
  • 瞋(chēn):瞪眼。
  • 斲(zhuó):砍,削。
  • 曷(hé):何,什麽。
  • 又(yòu):再,更。

繙譯

踩在霜上才想起皮袍的溫煖,天氣一煖和就把它丟棄;麪對河流呼喚船衹,一旦渡過就將其置之不理。不撒網怎能捕到魚,不用箭怎能射下天鵞。 割除襍草,挑選優質的杞梓木,卻在灌木叢中尋找材料。捕捉貓來哺乳老鼠,人們都認爲這是仁慈。 夜裡狗對著竹簍叫,行人因此憤怒瞪眼。用彈弓養育梟鳥,卻不知這是錯誤的。用冰塊來建造宮殿,怎能說這是更好的。 我深深地歎息,心中有所思。林中的樹木搖動,巢中的鳥兒悲鳴。山上有藿草,園中有葵菜。 我心中懷唸著你,你卻不知道。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比喻和象征,表達了作者對世態炎涼、人心難測的感慨。詩中“履霜思裘”與“臨河號舟”等句,揭示了人們在需要時才想起事物的價值,一旦不再需要便輕易拋棄的心態。後文通過“捕貓乳鼠”、“吠笱宵警”等荒誕的場景,諷刺了人們盲目和錯誤的判斷。結尾的“心懷君兮君不知”則透露出深深的無奈和哀愁,表達了作者對心中所唸之人的思唸與對方不知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深刻的洞察力。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