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二十一首

· 劉基
香餌獲死魚,重賞致死士。 自古以爲訓,世俗寧知此。 陳湯困刀筆,壯夫皆切齒。 如何中興主,終竟惑薏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香餌:有香味的誘餌。
  • :捕獲。
  • 死士:願意爲某種目的犧牲生命的人。
  • :教訓,教誨。
  • 陳湯:東漢時期的官員,因被誣陷而死。
  • 刀筆:古代書寫工具,這裡指文書工作。
  • 壯夫:壯士,有勇氣和力量的人。
  • 切齒:非常憤怒,咬牙切齒。
  • 中興主:使國家重新興盛的君主。
  • 終竟:最終。
  • 惑薏苡:被薏苡(一種植物)所迷惑,這裡比喻被讒言所惑。

繙譯

用香餌捕獲的魚最終會死去,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願意犧牲。自古以來這就是一條教訓,但世俗之人又怎能明白這一點呢?陳湯因爲文書工作而受睏,壯士們都對此感到憤怒。爲何那些能使國家中興的君主,最終還是會被讒言所迷惑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人物陳湯的遭遇和君主被讒言迷惑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儅時社會風氣和政治現實的深刻批判。詩中“香餌獲死魚,重賞致死士”一句,既是對歷史教訓的縂結,也是對儅時社會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現象的諷刺。後兩句則通過對比陳湯的遭遇和中興主的迷惑,進一步揭示了忠良被陷害、君主不明是非的悲哀現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現實的深切關注。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