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上洋沈翼南槎軒

一軒瀟灑枕清流,彷佛靈槎水上浮。 春雨隨潮迷浦漵,夜燈和月照滄洲。 鄉人共擬天隨子,野史虛傳博望侯。 富貴功名元有定,莫將詩興託楊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洋沈翼南槎軒:指位於上洋(地名)的沈翼南的槎軒(一種建築)。
  • 彷佛:彷彿,好像。
  • 靈槎:神話中能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竹木筏。
  • 浦漵:水邊。
  • 滄洲:濱水的地方,古時常用來稱隱士的居處。
  • 天隨子:唐代詩人陸龜蒙的別號,此處可能指沈翼南被鄉人比作陸龜蒙。
  • 博望侯:漢代張騫的封號,此處可能指沈翼南被比作有功勳的人物。
  • 楊舟:楊木製成的船。

翻譯

一間軒敞的建築瀟灑地枕着清澈的流水,彷彿是神話中的靈槎在水上漂浮。春雨隨着潮水瀰漫在水邊,夜晚的燈光與月光一同照耀着濱水的地方。鄉里的人們共同將你比作天隨子,野史中虛傳你如同博望侯一般有功勳。富貴功名原本就有定數,不要將自己的詩興寄託在楊木製成的船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沈翼南槎軒的清幽景緻,通過「彷佛靈槎水上浮」等意象,展現了軒與自然的和諧相融。詩中「鄉人共擬天隨子,野史虛傳博望侯」表達了對沈翼南的讚美與期許,將其比作歷史上的隱逸詩人和功勳人物。末句「富貴功名元有定,莫將詩興託楊舟」則寄寓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勸勉沈翼南不要過分執着於外在的成就,而應專注於內心的詩意生活。

鄭文康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後,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爲詩文。有《平橋集》。 ► 2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