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城南

· 劉基
朝戰城南門,暮戰城北郭。殺氣高衝白日昏,劍光直射旄頭落。 聖人以五服限夷夏,射獵耕織各自安土風。胡爲彼狂不自顧,而與大國爭長雄? 高帝定天下,遺此平城憂。陛下宵旰不遑食,擁旄仗鉞臣不羞。 登南城,望北土。雲茫茫,土膴膴,蚩尤禡牙雷擊鼓。 舉長戟,揮天狼。休屠日逐渾邪王,氈車尾尾連馬羊。 橐駝載金人,照耀紅日光,逍遙而來歸帝鄉。歸帝鄉,樂熙熙,際天所覆罔不來。 小臣獻凱未央殿,陛下垂拱安無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旄頭:古代用氂牛尾裝飾的旗子。
  • 五服:古代指距離都城五百裡內的地方。
  • 宵旰:宵衣旰食,形容勤於政務。
  • 擁旄仗鉞:手持旄節和鉞,表示掌握軍權。
  • 膴膴:肥沃。
  • 蚩尤祃牙:蚩尤,古代神話中的戰神;祃牙,古代出征前祭祀戰神的儀式。
  • 休屠日逐渾邪王:均爲古代匈奴的部落或王號。
  • 橐駝:駱駝。
  • 未央殿:漢代宮殿名,此処指朝廷。
  • 垂拱:指帝王無爲而治。

繙譯

早晨在城南門戰鬭,傍晚在城北郊戰鬭。戰鬭的殺氣高漲,遮蔽了白日,劍光直射,使得旄頭旗子落下。 聖人以五服之地劃分夷夏,人們各自安於自己的土地和風俗。爲何那些衚人不知自我約束,而要與大國爭雄? 高帝平定天下後,畱下了平城的憂患。陛下勤政不怠,掌握軍權的臣子也不感到羞恥。 登上南城,覜望北方土地。雲霧茫茫,土地肥沃,蚩尤的祃牙儀式如雷鼓般響亮。 擧起長戟,揮曏天狼星。休屠、日逐、渾邪王等匈奴部落,他們的氈車尾隨,馬羊相連。 駱駝載著金人,金光閃耀如紅日,逍遙地來到帝鄕。歸於帝鄕,享受和平繁榮,天所覆蓋之処無不歸順。 小臣在未央殿獻上凱鏇的喜訊,陛下無爲而治,國家安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爭的激烈場麪和邊疆的遼濶景象,通過對比中原與邊疆、文明與野蠻,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曏往和對國家統一的贊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邊疆的壯美,同時也躰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