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泉在山一首
有泉在山,爰注爲壑。
膏火自煎,一室之燭。
蔚彼茂林,有檀有鬆,有梓有桐。
可以爲車,可以爲宮。
有泉在山,爰注爲淵。
膏火之燭,維以自煎。
蔚彼茂林,有柞有棫,有樗有櫟。
可以爲薪,可以爲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爰(yuán):於是。
- 壑(hè):深溝,山穀。
- 膏火:油火,比喻人的才能或品行。
- 煎:煎熬,比喻因才能或品行而受到損害。
- 一室之燭:比喻個人的才能或品行。
- 蔚(wèi):茂盛。
- 檀(tán):檀木。
- 松:松樹。
- 梓(zǐ):梓樹。
- 桐:桐樹。
- 車:車輛。
- 宮:宮殿。
- 淵:深水。
- 柞(zuò):柞樹。
- 棫(yù):棫樹。
- 樗(chū):樗樹。
- 櫟(lì):櫟樹。
- 薪:柴火。
- 杙(yì):小木樁。
繙譯
山中有泉水,於是滙聚成深穀。 油火自燃,照亮一室之光。 茂盛的樹林中,有檀木、松樹、梓樹和桐樹。 它們可以被制成車輛,也可以被建造成宮殿。 山中的泉水,滙聚成深淵。 油火之光,衹能自焚。 茂盛的樹林中,有柞樹、棫樹、樗樹和櫟樹。 它們可以被儅作柴火,也可以被用作小木樁。
賞析
這首詩通過山中泉水的自然景象,隱喻了人生的哲理。詩中“膏火自煎”一句,表達了才能或品行可能帶來的自我損害,而“一室之燭”則象征了個人的光芒。後文通過對不同樹木的描述,展示了它們各自的價值和用途,暗示了每個人都有其獨特之処和存在的意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富有哲理意味。